科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活动 > 正文

科学研究

学术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活动 > 正文
报告人 报告时间
报告地点 主办单位
研究方向

报告人:张松斌  陕西师范大学 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song-bin.zhang@snnu.edu.cn


报告人简介: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6年入选国家创新人才青年项目,全国计算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快报/中国物理B/物理/物理学报四刊联合青年编委。2007年四川大学物理学本科毕业,2011年获中科大理学博士学位;2011-2015年先后在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德国马普所及自由电子激光科学中心等机构从事博士后研究,2015年底加入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原子分子超快光物理,在原子分子结构、电子原子分子碰撞、重离子碰撞以及超快强激光场/阿秒脉冲/x射线等极端光源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等方面开展了比较深入的理论研究工作,已在本领域国际主流学术期刊PRL/A/R,JPCL, NJP, JCP等发表物理研究论文五十余篇,是PRL/A/B/E/M,JPCL 等期刊的审稿人,相关工作已获得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以及国防科工局科学挑战计划专题项目等支持。


摘要:

对于双原子分子,电子角动量在分子轴向的分量Ω不为零时,其将内在的与转动角动量R耦合,也即所谓的电子-转动耦合(R-Ω耦合。在弱光场作用下,鉴于分子的转动质量远大于电子质量,而且电子跃迁过程引入的角动量变化很小,此时R-Ω耦合效应自然很小且可以有效忽略。但是在强VUV/XFEL作用下,电子态之间可以发生拉比振荡,此时多次累积的微小角动量引入的变化将可能改变分子的转动动力学过程。因此当需要解释和模拟与转动动力学直接相关的可观测量时,比如分子取向、光解离碎片角分布等,R-Ω耦合效应必须完全充分的在物理模型中考虑到。我们重新构建了包含R-Ω耦合效应的物理理论,详细研究了强VUV作用下R-Ω耦合效应对分子直接光激发以及光解动力学角分布的作用[1,2],强XFEL作用下R-Ω耦合效应对光吸收谱及共振俄歇谱的影响[3],并结合UV泵浦-探测技术利用R-Ω耦合效应对分子动力学过程实现有效控制[4]。相关研究结果不仅完善了已有常见光场分子作用的理论模型,也提供了利用精细物理效应对分子动力学过程实现精细调控的可能性。



References:

1. Y. R. Liu, Y. Wu, J. G. Wang, O. Vendrell, V. Kimberg, and S. B. Zhang*, Phys. Rev. A 102, 033114 (2020).

2. Y. R. Liu, Y. Wu, J. G. Wang, O. Vendrell, V. Kimberg, and S. B. Zhang*, Phys. Rev. Research 2, 043348 (2020).

3. Y. P. Zhu, Y. R. Liu, X. Zhao, V. Kimberg, and S. B. Zhang*, Chin. Phys. Lett. 38, 053201 (2021). (Editor’s suggestion)

4. Y. R. Liu, V. Kimberg, Y. Wu, J. G. Wang, O. Vendrell, and S. B. Zhang*,  J. Phys. Chem. Lett. 12, 5534 (2021).


报告时间:2021年7月23日(周五)9:00-12:00

报告地点:生命科学楼504会议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