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数据迁移是将数据从一个系统或者存储介质转移到另一个系统或者存储介质的过程。它是确保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的关键步骤,同时也是确保业务连续性的重要环节。为保障吉林大学信息系统数据迁移过程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所指旧系统为原业务系统,新系统为含原业务系统功能的新建或升级的系统。
2.目标
数据迁移的主要目标是将旧系统数据转换为新系统能够识别可用的数据,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此外,还应考虑以下目标:
最小化数据迁移期间的停机时偶尔业务中断;
最大化迁移过程的自动化和可靠性;
确保数据迁移后的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3.数据迁移方案
在进行数据迁移之前,制定详细的数据迁移方案。数据迁移方案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迁移范围和目标:明确需要迁移的数据范围和目标系统;
(2)迁移时间表:制定迁移的时间表,包括开始日期、结束日期和关键里程碑;
(3)迁移策略:确定迁移的策略,例如逐步迁移、并行迁移或者快照迁移;
(4)迁移测试计划:制定迁移测试的计划,包括测试的范围、方法和时间表;
(5)风险评估:评估可能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6)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避免影响业务系统正常运行;
(7)通信计划:制定与相关方沟通的计划,包括迁移通知、问题解决方案等。
4.数据迁移过程
数据迁移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数据备份:在开始迁移之前,务必对原始数据进行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或者损坏;
(2)数据清洗:对需要迁移的数据进行清洗和校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数据映射:将原始数据映射到目标系统的数据结构,确保数据能够正确地被导入;
(4)数据转换:根据目标系统的要求,对数据进行必要的转换和格式化;
(5)数据加载:将转换后的数据加载到目标系统中,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6)数据验证:对迁移后的数据进行验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7)迁移确认:确认数据迁移的完成,并进行必要的后续操作,例如关闭原系统或者切换业务流程。
5.数据迁移测试
数据迁移测试是确保数据迁移过程的关键环节。可以选择以下一些常见类型的数据迁移测试方法。
(1)冒烟测试:验证基本的数据迁移功能是否正常工作;
(2)完整性测试:验证迁移后的数据是否完整且一致;
(3)性能测试:评估数据迁移过程的性能和效率;
(4)回滚测试:测试在迁移失败或者浮现问题时的回滚过程。
6.数据迁移文档
为了确保数据迁移过程的可追溯性和可复用性,应编写详细的数据迁移文档。数据迁移文档包含以下一些内容:
(1)迁移方案:包括迁移范围、时间表、策略;
(2)数据映射表:列出原始数据和目标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
(3)数据转换规则:定义数据转换和格式化的规则;
(4)迁移测试报告:记录迁移测试的结果和问题;
(5)迁移确认报告:确认数据迁移的完成,并记录必要的后续操作。
7.数据迁移风险管理
在数据迁移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据迁移风险和应对措施:
(1)数据丢失或者损坏:制定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2)迁移期间的停机时间:制定合理的迁移时间表,最小化业务中断;
(3)数据转换错误:进行充分的数据清洗和校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4)迁移测试不充分:制定详细的迁移测试计划,确保所有关键环节都得到测试。
本规范由大数据和网络管理中心负责解释,各业务系统参照执行。